一、何为仲裁?
1.仲裁,又称为“民间调解”,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。 2.它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,选定一名或数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,对争议事项进行审理,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。
二、何为诉讼?
1.诉讼,即“法律诉讼”,是法院对民事、行政、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。 2.诉讼的提起和审理都需按照法定程序进行,具有强制性。
三、仲裁与诉讼的区别
1.适用范围不同:
1.1仲裁:适用于平等主体的民事争议,如合同纠纷、侵权纠纷等。
1.2诉讼: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争议,包括民事、行政、刑事案件。
2.程序不同:
2.1仲裁:仲裁程序相对灵活,当事人可自主选择仲裁规则和仲裁员。
2.2诉讼:诉讼程序较为严格,需遵循法定程序,包括起诉、答辩、举证、庭审等。
3.裁决效力不同:
3.1仲裁: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,当事人必须履行。
3.2诉讼:法院判决具有法律效力,但当事人不服判决,可依法提起上诉。
4.时效不同:
4.1仲裁:仲裁时效一般较长,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》规定,仲裁时效为1年。
4.2诉讼:诉讼时效较短,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规定,诉讼时效为3年。
5.保密性不同:
5.1仲裁:仲裁具有保密性,仲裁过程和裁决结果对外不公开。
5.2诉讼:诉讼过程和判决结果对外公开。
四、选择仲裁还是诉讼?
1.如果争议双方关系较好,希望快速解决争议,可优先考虑仲裁。 2.如果争议涉及国家利益、公共利益或涉及多个主体,则应选择诉讼。
仲裁与诉讼是两种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,各有优劣。在实际操作中,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